2025-07-16 13:27:38 德宏华图考试网 http://dehong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云南华图
2026云南省考定金 | 云南省考信息网 |
2026年云南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的脚步日益临近,这场关乎众多考生职业走向的考试,其时间安排备受瞩目。回顾 2024年省考,公告在2月1日发布,3月16 - 17日笔试;2025年公告2月7日公布,笔试为3月15 - 16日 。以此类推,2026年考试时间大概率也会在相似时段,具体何时开启,我们一同密切关注。
1、(单选题)在中老年患者中,动脉硬化是个常见病。当血管出现硬化病变后,很多人认为只要将硬化的血管变“软”就可以改善病情。事实上,动脉硬化是以脂质代谢障碍为基础的一类病变,以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为主的脂质首先在血管内膜下沉积,然后逐渐在局部形成血栓,进一步通过纤维化及钙化形成动脉硬化斑块,最终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、血管腔狭窄。动脉硬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,出现硬化后的血管是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的,因此动脉硬化的进程只能延缓,不能逆转。
这段文字旨在说明:
A.硬化的血管难再“软”
B.老年人难逃动脉硬化
C.动脉硬化是个常见病
D.动脉硬化是基础病变
解析
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首句引出动脉硬化是常见病的话题。接着第二句通过援引观点,说明很多人认为血管变软可以改变病情。第三句中“事实上”对援引的观点进行反驳,详细解释了动脉硬化的过程。最后通过“因此”总结全文,得出作者的观点,即:动脉硬化的进程只能延缓,不能逆转。文段为“分-总”结构,尾句为文段重点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A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项。
因此,选择A选项。
拓展
B项:“老年人”概念范围缩小,文段首句说的是“中老年患者”,且“难逃动脉硬化”无中生有,故排除。
C项:对应首句引出话题部分,非重点,故排除。
D项:对应第三句,结论引导词之前非重点,且原文的表述是“动脉硬化是以脂质代谢障碍为基础的一类病变”而非“动脉硬化是基础病变”,表述与文意不符,故排除。
文段出处:人民网《原来 血管是没办法被软化的》
2、(单选题)从传播史上来讲,人类的传播形式经历过人际交往的口头传播。在这个阶段,由于传播主体的时空局限,文化传播特别缓慢,其中的文化是歌乐舞一体的,人可以说是“混沌的人”。文字发明之后的书写传播,扩大了空间范围、延伸了时间长度,随之诞生了一种具有反思精神和思想反刍意味的“深度的人”,古登堡革命之后是大规模印刷时代的到来,新闻报刊与20世纪以来的广播,电影电视等共同将人类带入了大众传播时代。这种传播模式下,它的受众是一种“无个性的人”。这是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的发展历程,也是一种人的演变过程。
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:
A.人类传播形式的演变历史
B.技术进步对人类传播形式的影响
C.人从“混沌”变为“深度”的过程
D.人类感知世界和认识社会方式的进化
解析
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开篇指出从传播史角度看,人类传播形式经历了口头传播、书写传播、大众传播等阶段,接着分别介绍了每个阶段的特点以及对人的影响,尾句通过代词“这”对前文进行总结,指出人类的传播形式是有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的发展历程,也是一种人的演变过程。文段为“分—总”结构,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。人类传播形式的变化属于原因,人的演变属于结果,故文段重点讲的是人类传播形式的发展历程对人的演变的影响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D项是对人的演变的同义替换。
因此,选择D选项。
拓展
A项与B项只提到了人类传播形式的演变,属于原因表述,未提及人类自身的演变,非重点。
C项只提到了从“混沌”到“深度”的演变过程,没有提到“无个性的人”的演变,表述片面且脱离重点句。
文段出处:光明日报《网络生态下对文学走向的展望》
扫一扫【2025年云南省考备考交流群】
2026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汇总 | |
云南省考招考公告 | 云南省考笔试大纲 |
云南省考报考条件 | 云南省考历年报名竞争数据 |
26年云南省考笔试系统提升班 | 云南省考历年进面分数线 |
上一篇:2026云南省考言语理解模拟题练习_省考言语理解3(德宏华图)
下一篇:没有了